故事会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6部分(第1页)

,希望双方和好,却一直没有得到答复。继承者说的话,总不能不信吧?

而袁崇焕,虽然打退了努尔哈赤的进攻,却也深知明军技不如人,想法还是很务实的。他主张“守为正著,战为奇著,款为旁著”,对议和赞同不排斥,甚至很主动。他在得知努尔哈赤死讯后,即派人赴沈阳吊唁,实际上也就拉开了双方议和的帷幕,皇太极自然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和,也是一种斗争的策略,双方自然各有其他意图。袁崇焕就乘和谈加强了宁锦防线建设,抓紧修复宁远战前放弃的大凌河、小凌河、锦州等城堡;皇太极据说也借着后顾之忧的消除(其实完全没必要),打了一次朝鲜迫其臣服,但双方和谈应该是有诚意的。朝鲜战役结束后,皇太极仍在积极和谈,并未结束;袁崇焕也同样是,这从他在以后崇祯朝再被起用时仍主议和便能看出。双方于是你来我往,频繁交涉,最后却是不了了之。

明廷向来对议和都有一个心理负担,深怕重蹈宋金议和的覆辙,那可是前代留下的血淋淋的教训,所以朝堂之上反对议和的大臣还占多数。袁崇焕初与人家议和时,是否向朝廷汇报过,颇有争论,《明史》中说没有,《明熹宗实录》中却说有,姑且不论吧。反正议和启动后,群臣反对者众,皇太极进攻朝鲜也给他们提供了口实。看看谁让你和的?让人家没有了后顾之忧,乘机斩断了原是吾大明的一支臂膀(没斩时朝鲜又起过什么作用呢)!更可恨的是,后金打朝鲜时,你袁崇焕竟不乘虚而入直捣虏穴,坐失灭敌良机呀(坐而论道,明军有那个能力吗)!天启呢?先同意后反对,这应该是和议未成的首要原因吧。

和一停,战跟着就来了。天启七年(1627)五月,皇太极发动了宁锦之战,确切原因只能问他本人了。大致揣测有:对一个崇尚武力的民族,新立帝王需要立威于疆场;对袁崇焕修复城池向前推进的反应;反正没有占领宁锦的想法(以后的事实可以证明这一点)。

皇太极先攻锦州,总兵赵率教与副将左辅、朱梅及监军太监纪用等率兵固守,不克;再攻宁远,袁崇焕、总兵满桂及副将祖大寿、尤世威等力保,又不克;复攻锦州,还是不行,历时二十四天无奈而退。大目标一个没捞着,算得上一次失败;但能在别人的地盘上纵横驰骋,摧毁了大小凌河、右屯、塔山等十余座城堡,收割了地中田禾,具体战斗也持战略进攻姿态,又不能算是真正的败仗。

明军此战与宁远那会儿也一样,更多的仍是精神上的胜利,不过在战斗力远逊敌人的情况下,能英勇顽强地把重镇守住已经很不简单了。满桂、尤世威等还能率兵在宁远城下,与看似不可战胜的敌军打野战,虽未取得什么骄人战绩,其勇其壮尽现也。保家卫国太需要这种精气神了。赵率教更应大书特书一笔,因为是他领衔守锦孤军奋战,让皇太极两次攻城受挫,其功绝不逊于宁远的袁崇焕。

宁锦城下让敌受挫,对当时的明军来说,用“大捷”二字绝不为过,因此捷报传至京城,又是一片弹冠相庆,不过紧跟着却是袁崇焕的黯然辞职。原来上次议和之事,遭廷臣非议,已为结局埋下很大伏笔。这次宁锦之战再获大捷,可袁崇焕本人却又遭到攻讦,说他不援救锦州,暮气太深。不能说没有一定道理,袁崇焕援锦确实没有尽力,赵率教完全是孤军守城,可是全力去救又如何?以后的松锦之战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满洲人就怕你不来打野战呢,来了最有可能的结果便是全军覆没。

袁崇焕离开辽东,回了老家,只能讲官场太过诡谲,看看他的前任,有谁做到了全身而退?位高权重如孙承宗者,还是帝师呢,不也在攻讦之下请退而去?可以痛骂朝政*,但不要又扯上阉党,好像非黑即白似的。袁崇焕获得大提拔,取得大功业,都是在魏忠贤全面压倒东林党人之后;他与被划归阉党行列的督师王之臣闹矛盾时,魏忠贤掌控的朝廷起初也是支持他的,还把王之臣调了回来,让他负辽东全责呢。何况在魏忠贤个人崇拜达至巅峰时,全国各地为他所建生祠中,也有他袁崇焕的一份功劳。

即便是魏忠贤整了袁崇焕,和其他官场之事又有何不同?何必非要贴上一个标签,魏整人就一定是用心险恶,*忠良。照此论断,崇祯还杀了袁崇焕呢?这样说,绝不是要给魏忠贤翻案,更不会认为他没有做过坏事,只是觉得没必要另眼看待一个人,就因为他是太监却掌权了。

天启七年(1627),是大事频发的一年。这不,辽事才告一段落,宫廷之中就又发生了天大的事。

txt小说上传分享

新帝闪亮来登场

当年八月二十二日,年仅二十二岁的天启帝驾崩了。两年前,一次乘龙舟游玩戏水时,不巧风起翻了船,跌入水中的天启虽被救起,却呛水受惊患了病,原来就虚弱的身体更是每况愈下,短短时间便撒手而去了。这是七年来大明逝去的第三个帝王。

接下来,谁会继承大统呢?这可是帝国的头等大事。国之君选拔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之命运!你看隋炀帝,一人就能毁灭一个超级大帝国呢。

天启有三子,全都早夭,没办法,只好从弟弟们当中选了。老爸光宗生有七个儿子,长大成人的除他自己,还剩四弟信王朱由检(1620—1644),年方十七,是惟一的合法继承人,没什么异议的,皇位只有他来坐了。

就这样,朱由检很幸运地荣登大宝,年号崇祯,庙号思宗(1627—1644在位)。不过皇位可不是轻易能坐的,旁边还有一个看起来权势熏天的九千九百岁呢。按照史家记载,我们的崇祯皇帝,少年老成,临危不乱,刚毅果敢,不动声色中两个月即把老魏撂倒了,开创了一个崭新局面(可惜短暂了些)。

崇祯确是坚毅之人,即使他最后失败了也要承认,铲除老魏也显露了他的气魄,决非庸碌之辈,胆量勇气俱佳,但不能就此说他是何等英武。为什么?细看整个过程便知。崇祯是当时惟一合法够格的继承人,当皇帝也是老哥钦点,皇嫂张皇后坚定支持,名正言顺的。

谁与他争,谁就是叛乱,这样的威慑力不可小视,所以史书也载,老魏找他的亲信锦衣卫都督田尔耕和兵部尚书崔呈秀,密谋起义,结果两人都不敢答应。这事是真是假,不好说。即使是真的,也只能说明老魏的势力,远不像我们渲染夸张得那么强那么硬。

本来就是嘛。他老魏,实际权力再大,飞得再高,也在天底下,绝非东汉、唐时的太监;只是天启不理朝政(当然老魏为此也搞了点阴谋诡计),又有客氏(很关键)为强大后盾,才让他一步步专了权。要是天启这个天垮了,他还有几斤分量?还能往哪儿飞?

其实说老魏想起义,真有点勉强。事实是,如此关键时刻,他更多表现的是缴械投降,看看崇祯能否像天启一样被迷惑,能否去讨崇祯的好。就是在形势一步步明朗化,山雨欲来风满楼了,他仍在被动等待,仍在侥幸指望崇祯能听天启的话(天启驾崩前曾要求过),善待他魏忠贤。

*何等残酷,老魏也不想想,以他的情况,架到火上岂能不烤?什么狠毒老辣之人、大智大勇之辈,不要把他想得太复杂了,讲得太权诈了,其实他没有那么大的能量,更不是精神病患者、偏执狂什么的,当权时非要把王朝往火坑里推(这对他有啥好处吗);充其量他只是个人崇拜玩过头了,要真论对王朝的危害,也绝不比东林党人大。

悟空看私聊  六道炼神录  无良师父 完结  [HP崩坏]之银发金眼  宠爱古代老公  逆世神尊:逗萌狐妖各种坑  十八岁的情愁  淘气千金  国术凶猛  文长的逆袭  鬼遁  老山狙击手  金牌小书童  网游之幸运痞尊  穿到搅基同人里的作者你伤不起啊 BL  刘伯承的非常之路  爱你心甘情愿  文艺时代  重生之都市狂仙  纸上谈兵  

热门小说推荐
种田山里汉:神医美娇娘

种田山里汉:神医美娇娘

已完结,新书求支持!小神医魂穿女尊王朝,原主臭名昭著,残暴不仁,身后留下一堆烂摊子。家徒四壁,茅屋漏雨,粮缸又已见了底。面对美貌的夫君,又瞅瞅丑不拉叽的自己,她狂奔在一条通往钢牙小白兔的康庄大道上!敢觊觎她夫君?揍,没有拳头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接着揍!穷?医术,香粉,布艺,美食,酒庄,生意做起来,铺子开...

史上最强赘婿

史上最强赘婿

已完本穿越异世成为财主家的小白脸赘婿,因太废物被赶出来。于是他发奋图强,找一个更有权有势绝美高贵的豪门千金做了上门女婿。练武是不可能练武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练武,只能靠吃软饭才能维持生活!我要把老婆培养成天下第一高手,谁敢惹我就让我娘子打死你!...

慕少,你老婆又重生了

慕少,你老婆又重生了

她死不瞑目,在江边守了三天三夜,来收尸的却不是她丈夫看着男人轻吻自己肿胀腐烂的尸体,她心中撼动不已,暗下许诺如果能重生,一定嫁给他!后来,她真的重生了,却成了他妹妹(⊙o⊙)慕容承说你再敢死给我看,我不介意变个态,和尸体洞房。她欲哭无泪,我滴哥!你早就变态了好么?!轻松搞笑,重口甜爽,可放心阅读...

超强神龙进化系统

超强神龙进化系统

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敖问,一次意外死亡,重生为蛇,但是上天赐予他神龙进化系统这系统可以穿越万界,可以帮助他蜕蛇成龙!从此敖问为了不想平凡过完一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进化之路。敖问可以跟人类结婚生子吗?系统你自己试试看,不就知道了吗?黑暗流无敌流装逼流微度PS胆小慈悲心勿进。...

重生最强妖兽

重生最强妖兽

系统流爽文古有黑蟒,百年后化腾蛇,千年后变蛟,万年后化龙,可遨游九天十地,统领六合八荒。三千年前,人族仙尊林昊斩妖无数,却遭逆徒暗算,被人族围攻致死。三千年后,林昊重生于一条黑蟒身上,以妖证道,开启了一段逆天化龙之路。书友群565412325...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

重生八零之极品军妻

吃货林思念重生到了八零年,面对这桩谋算来的婚姻,男人的冷漠,她却像打了鸡血似的,誓要把男主拿下。男人的冷漠与误会让她终于有了离开的想法,可军婚不好离,她不信邪的为离婚奋斗着。可这冷漠的男人从什么时候起,紧紧的追着她的脚步,还恬不知耻的要和她生儿子。呸,谁要和你生儿子?你有儿子了好不好,要生也是生一个像她一样漂亮可爱...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