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由司马光引发的新一轮斗争,终于以他的出知永兴军而告结束。他的官衔则由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知制诰、史馆修撰等,改成了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集贤殿修撰、知永兴军,照算该是正三品了。陛辞的时候,皇上叮嘱他:“爱卿去守长安,边界上有什么动静,务请及时报告朝廷!”
司马光却说:“回陛下,臣守长安,离边界还远着呢,怎么能知道边界上的情况?”
“怎么不能?王陶当年守永兴军,西夏人进攻大顺,就是王陶最先得到的情报。”神宗提醒他。
“王陶耳目心力过人,臣怎么敢比他!职分之外的事,臣一概不敢过问!”司马光冷冷地说。
“那就多管管本路民间的事吧!”神宗知道与他计较不得,只好改了口。
“那是自然。”司马光回答。说完,磕了头,径自下殿去了。也就打这一天起,他三缄其口,再不轻言朝政了。
神宗不是担心西边有事吗,需要一个重臣去宣抚陕西。
安石主动请缨:“陛下,臣还没有经历过边事,应该去一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大宋遗事 第九十回(6)
皇上先也同意了。可韩绛原是知过庆州的,又想为安石分忧,也请缨说:“朝廷正倚重安石,怎么能没有他?要去,还是我去吧!”
安石不同意:“您比我更重要,还是我去的好!”
神宗见他们都拣重担挑,又高兴又感动,说:“你们二位是朕的左臂右膀,朕谁都离不开!倘若韩绛要去,有需要也可以商量着来,内外相成,也就同在朕身边一样了!”
“陛下说得对。我有事,可以给安石写信。安石在中书为里,臣在陕西是外,正好互为表里!”韩绛接口说。
“臣因为不习边事,每到议论决策,总是犹豫不决,不敢果断行事。眼下陈升之请了病假,中书必须留一个熟悉情况的人,还是留韩绛,我去陕西的好!”安石还是争道。
皇上权衡结果,还是叫韩绛去做陕西路宣抚使,而且特意放权给他:来不及奏报的机要事情,许他便宜处置。又亲自下令,要两府大臣都到韩绛府上去给他送了行。
韩绛西征,参知政事不又有空缺了吗?补的谁?还是冯京。韩维倒是不错,但他对新法根本不热心;有个吴充,资历、人望等各个方面虽都够格,尤其是比别人更懂实际事务,可他与安石是两亲家,安石的女儿嫁了吴充的儿子,已经权了三司使,安石说什么也不同意他做参知政事!皇上想想也是。一来二去,又落到冯京头上了。这官场上的事,谁能说得清楚!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大宋遗事 第九十一回(1)
立保甲图长治久安
惊民变兴断指之谣
司马光与冯京这一出一升之间,朝廷也发生了其他一些变化。最主要的,大致有两件事:一是,三司条例司并归了中书;二是,曾布成了一颗上升的新星。
三司条例司,不是早就成了不少人的眼中钉了吗?凡上书反对新法,就没有一个不提三司条例司!到陈升之为相,不还动过它的念头,叫安石给堵回去了?后来,是韩绛进了条例司。两府中除了陈升之,文彦博也一样请求过皇上,要求罢去条例司,并归中书。神宗听都听烦了!但也不能一口拒绝,只说等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再看。眼见许多事情都大致有了眉目,神宗又征求安石意见了:“爱卿,三司条例司做了许多事情,功不可没。眼下,主要事情都有眉目了。等手头的事情大致了结了,是不是可以将它并到中书去?这是许多人的一块心病,不去掉,他们始终坐卧不安!”
神宗最后的调侃,叫安石忍不住笑了。变法的主要策划工作,确实可以说已经大体完成了:有些已经形成法规,正式实施了;没实施的,也有了条文,正发往全国广泛征求意见。当然,肯定还会有没想到的东西,那可以在未来慢慢发现,不一定非得靠现在这个机构。原是权宜之计,既已完成了它的使命,还留着干吗呢?条例司培养锻炼的一批官员,已经逐渐成熟,也应该让他们到各个衙门或地方去发挥作用。有些事情,正好名正言顺地并入相关衙门去办。中书有韩绛与自己在,升之大抵病假多于上班的日子,公亮原是不妨事的,并入中书也无大碍。皇上已经提过不止一次,君命哪有不遵之理?问题是要做好善后工作,充分发挥这一部分人的骨干作用。
“陛下说得对,是该将条例司并进中书了。”安石说,“正如陛下所说,条例司功不可没,在那里勾当公事的应当有所安排,让他们各安其位,继续为朝廷效力。就臣看来,这一批人里颇有一批人才!”
“那是自然,朝廷好不容易培养锻炼的人,怎么能不用?你们先拿出意见,朕再斟酌!”神宗说。
斟酌的结果,三司条例司并入中书条例,所有条例司的吏员都转成了额外的在编官员,原来的任官则大体都得到了升迁;原归条例司管的青苗法、农田水利、差役等事,划归了司农寺。原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吕惠卿,加集贤校理,同判司农寺,成了司农寺的主管官员。原任同判司农寺的人,则改成了兼判,就等着调走了。惠卿一进司农寺,就请示朝廷,改组加强了司农寺的力量,提高了属下的待遇。正准备大干一场,父亲却不幸去世,他只能离职守丧了。
皇上既看好曾布,官运还能不一路飙升吗?不过等着机会罢了。曾布先已由删定编辑敕文,改为编修中书条例。惠卿一守丧,有了空缺,神宗立马又将他由著作佐郎升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补了惠卿的缺,由正八品升成了从七品。眼见司农寺也需要得力的人去主事,很快又让曾布同判司农寺了。曾布自己不愿讲书,好歹请求皇上免了讲书,改为集贤校理,兼中书户部检正官。惠卿之后,也就数他最耀眼了。
也就是惠卿与曾布前后手,司农寺做了一件大事:颁布了《畿县保甲条制》。一项新立法,所谓保甲法,开始在京畿各县正式试行。
这项新法,原是源于安石的一个梦想:恢复府兵制。
府兵制也是范仲淹的一个梦,十件事中列在第七条,那是早就破灭了的!仲淹十事,有的还多少折腾过一阵,唯独这府兵制,连个气泡儿都没鼓起来,就无影无踪了。这样一个无法兑现的梦,安石怎么还要抓住不放呢?他也是万不得已!
大宋三冗,官冗、兵冗、费冗,第一要害却是兵冗。兵一多,可不是官也多了,费也多了吗?治了冗兵,其他两冗也就不难根治了。兵冗到了什么程度?庆历年间单是常备军——禁军与厢军,还不算番兵与乡兵,就到了一百二十五万九千人,其中八十二万六千是禁军,四十三万三千是厢军。皇祐年间更达到一百四十万之多。英宗时裁过军,蔡襄当三司使的时候,禁、厢军合计是一百一十八万;后来,减到一百一十六万。这一百多万军队,是个什么概念?英宗治平三年,全国有人户一千二百九十一万七千二百二十一户,男丁是二千九百零九万二千一百八十五个人。这就是说,每二十五六个男人就有一个做了常备军!加上乡军什么的,恐怕每十个男丁就得有一个当兵了!这不是太可怕了吗?说到费用,更叫人咋舌!禁军费得多,厢军费得少,但也得军费养着。吃喝拉撒平均一个人一年五十贯,一年就得五千多万贯。而当时三司一年的财政收入,据蔡襄统计,只有六千万贯。蔡襄在奏折中说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那是一点也不夸张的。蔡襄以后,大臣们上书说天下岁入,十之###养了兵,也都是凿实之言。
要治冗兵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裁军。但士兵手里有家伙,可不是随意让人拨拉的!尤其是大宋的士兵,成分非常复杂。招兵的时候,专招凶汉不说,还将军队变成了一个“藏污纳垢”与解决社会矛盾的收容所。太祖有句名言,说:“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凡三教九流、罪犯等等,怕他在社会上闹事,都统统收进军队;荒年缺食,怕饥民造反,军队也敞开收人。既是收容所,社会或许因此而安静了,军队本身却成了火药桶。怎么治呢?也有办法。除了加强军纪管束,还有一招绝的:就是在士兵脸上烙上印记。到哪儿都能认出你是个兵,你还敢不服管制,撒野生事吗?当兵既成了最屈辱的事,谁还当兵?所以民间到处传着一句话,叫做:“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偌大一个大火药桶,谁敢轻易碰它?裁军?想想罢了!
大宋遗事 第九十一回(2)
安石也一样担心这个。皇祐年间军队最膨胀的时候,文彦博、庞籍做丞相,?
离奇的恐怖袭击案件:美声 明清史事沉思录 逃杀游戏 朕的霸图 我在火葬场的故事 大国崛起·葡萄牙 西班牙 灭神录 风物语 皇后宇风(穿越时空) 人间 [综漫]长梦 BY 申屠此非(东方) 倾城王妃 红楼之林家谨玉(完结+番外1-9) 素手翻天之异能在手 四人寝室 泣神归来 无心二嫁 幽灵界 (完结)作者:酥油饼 重生之翻身 武神降临
万人追更,火爆爽文农村小子偶然获得神农传承,从此一飞冲天,成为人中龙。带领大家走上一条致富路。...
人无耻则无畏,人至贱则无敌!谁说盖世枭雄必需得霸气十足?谁说无耻贱圣踏不得七彩祥云?谁说此般少年不能争天命,演修罗,替天行道?(QQ书友群313310371)...
蜀山有玄门正宗,一家独大。主角修炼的是魔门正宗。群号紫云宫22117110。...
神界第一高手,有‘贱神’之称的云飞扬被镇压万载,破土重生,痛定思痛,梦想收尽天下各色美女!泡妞,我是认真的。云飞扬道。姑娘,你愿意嫁给我?清纯可爱邻家女刁蛮任性大小姐成熟妩媚女导师冷若冰山大师姐腹黑毒辣女魔头,这些,统统是我云飞扬的女人!妖孽群529642893...
师父死了,留下美艳师娘,一堆的人打主意,李福根要怎么才能保住师娘呢?...
一种能帮忙泡妞的异能会给主角的人生带来怎样的奇遇?很简单,进来一看便知!...